第一个站内站

第一个站内站

光伏并网柜中必须要有防孤岛设备吗?


光伏发电系统中,防孤岛保护设备是并网柜中不能缺少的关键组件,其必要性源于电网安全、设备保护和人身安全的硬性要求。以下是关于该问题的深度解析:


一、什么是“孤岛效应”?

当电网因故障或计划停电而断开时,光伏发电系统若持续向局部电网供电(即形成“孤岛”),会导致以下风险:


人员安全隐患:维修人员可能误判线路无电而触电;


设备损坏风险:孤岛运行可能导致电压/频率异常,损坏并网设备或负载;


电网恢复冲击:电网重新接入时可能因相位不同步引发短路。

1743668534783100.jpg

二、防孤岛设备是否强制要求?

答案是肯定的,国内外标准均对防孤岛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明确要求光伏系统必须具备防孤岛保护功能,且动作时间不超过2秒。


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强调并网逆变器及系统需配置多重防孤岛保护措施。


国际标准:


IEC 62109、IEEE 1547:规定分布式电源必须检测孤岛并快速脱网。


若未配置防孤岛保护设备,光伏系统将无法通过电网公司验收,且可能面临罚款或强制停机。


三、防孤岛保护的实现方式

1. 被动式检测

通过监测电网参数(如电压、频率、谐波)的异常波动判断孤岛状态。


优点:成本低、响应速度快;


缺点:在光伏出力与负载功率平衡时可能失效。


2. 主动式检测

向电网注入微小扰动信号(如频率偏移、有功功率扰动),通过反馈信号判断电网状态。


优点:检测盲区小,可靠性高;


缺点:可能影响电能质量,需与逆变器协同控制。


3. 硬件保护装置

在并网柜中独立配置防孤岛保护装置(如AFDD孤岛检测继电器),与逆变器保护形成双重冗余,确保万无一失。


四、光伏并网柜的典型防孤岛方案

以10kV并网场景为例,完整的防孤岛保护系统通常包括:


逆变器内置保护:作为第 一道防线,通过主动扰动法实现毫秒级响应;


并网柜专用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监测电压/频率并触发断路器跳闸;


与电网调度联动: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电网侧指令,实现远程分闸。


五、特殊场景的注意事项

储能系统接入:

若光伏配储,需确保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与防孤岛保护逻辑兼容,避免误动作。


多电源并联:

在“光伏+柴油发电机”等混合系统中,需通过逆功率保护、频率耦合等方式协调控制。


弱电网环境:

在偏远地区或电网阻抗较高时,需优化防孤岛参数阈值,防止频繁误跳闸。


六、未配置防孤岛设备的后果

法律风险:违反《电力法》及并网协议,承担事故责任;


经济风险:电网公司拒绝购电,电站收益归零;


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引发巨额赔偿。


结论:防孤岛保护是光伏并网的“生命线”

无论是分布式屋顶电站还是大型地面光伏项目,防孤岛设备都是并网柜的必备组件。选择符合国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如集成AFDD保护的智能并网柜),不仅能满足强制要求,还可通过多级保护提升系统鲁棒性。忽略这一配置,相当于在电站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技术合规性与安全效益远高于成本投入。

cache
Processed in 0.00968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