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站内站

第一个站内站

即装即用,省心省地:箱式变电站为光伏项目落地“加速度”

传统变电站建设周期长、占地广、运维复杂等问题,却成为制约光伏项目快速并网发电的“拦路虎”。此时,箱式变电站以其“即装即用、省心省地”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光伏项目落地的“加速引擎”,为新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即装即用:压缩工期,让光伏项目“快人一步”


传统变电站建设需要经历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等多个环节,往往需要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严重拖慢光伏项目的整体进度。而箱式变电站采用工厂预制化生产模式,将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等核心设备集成在一个密封的金属箱体中,所有内部接线、调试工作均在工厂完成。

项目现场只需完成基础浇筑、箱体吊装、外部电缆连接等简单工序,短短几天内即可完成安装并具备并网条件。以一个1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采用传统变电站建设周期约3个月,而使用箱式变电站后,工期可缩短至15天以内,大幅提升项目落地效率,让光伏电站更早产生经济效益。

省心运维:集成化设计,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光伏项目往往分布广泛,部分电站位于偏远山区或屋顶等特殊场景,运维人员巡检难度大。箱式变电站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配备完善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电压电流参数、温湿度等数据,实现故障预警、远程诊断和自动化控制。

同时,箱体采用防腐、防尘、防水的密封结构,能适应恶劣的户外环境,减少设备受自然因素影响的故障率。与传统变电站相比,箱式变电站的运维工作量减少60%以上,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让项目运营更“省心”。

省地高效:紧凑布局,破解土地资源瓶颈


土地资源紧张是当前光伏项目落地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工商业密集区和城市周边。传统变电站占地面积大,需要单独规划地块,增加了项目选址难度和土地成本。箱式变电站通过优化设备布局和结构设计,体积仅为传统变电站的1/3-1/5,占地面积可节省70%以上。

对于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箱式变电站可直接安装在屋顶角落或地面狭小空间;对于山地光伏电站,其模块化设计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地形,无需大规模平整土地。这种“省地”优势,让光伏项目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顺利落地,进一步拓展了光伏产业的应用场景。

案例见证:箱式变电站赋能光伏项目快速落地


某省20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采用箱式变电站作为升压站核心设备。项目现场仅用10天就完成了15台箱式变电站的安装调试,较传统方案节省工期2个多月,提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多发电约300万度。

某工商业园区10MW屋顶光伏项目,受屋顶空间限制,传统变电站无法安装。选用箱式变电站后,仅占用屋顶30平方米空间,完美解决了土地难题,项目从开工到并网仅用20天,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绿电收益。


cache
Processed in 0.02389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