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站内站

第一个站内站

景观式地埋变应用案例:城市公园与商业广场的隐形电力解决方案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电力设备与城市景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箱式变电站占用地面空间、破坏视觉美感,而景观式地埋变通过“隐形化”设计,将电力设施转化为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公园与商业广场的首选方案。本文以江苏中盟电气集团承建的多个标杆项目为例,解析景观式地埋变如何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一、城市公园:自然生态中的电力“隐形者”

1.1 南京玄武湖公园:地埋变与湖滨景观的融合

项目背景: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玄武湖公园需满足夜景照明、喷泉系统及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同时严格保护湖滨生态。

解决方案:采用江苏中盟电气景观式地埋变,设备埋深1.8米,顶部覆盖可承重5吨的绿化草坪模块,与周边步道无缝衔接。

技术亮点:

防水防潮:箱体采用双层密封结构,IP68防护等级,经受住了2024年梅雨季连续45天的浸泡考验。

生态友好:内置油水分离系统,杜绝变压器油泄漏风险,保护湖泊水质。

智能监控:通过光纤将设备状态实时传输至公园管理中心,实现远程温湿度监测与故障预警。

1.2 合肥天鹅湖公园:模块化设计应对季节性负荷

项目挑战:夏季音乐喷泉开启时负荷激增至800kW,冬季仅需200kW基础照明。

创新方案:部署江苏中盟电气“弹性供电”地埋变系统,由1630kVA主变+1200kVA辅变组成,通过智能切换装置实现负荷跟随。

实施效果:

年综合损耗降低37%,较传统方案年节电2.8万度。

模块化设计使设备扩容时间缩短至4小时,适应公园活动需求变化。

二、商业广场:繁华商圈的“电力美学”实践

2.1 苏州中心广场:地埋变与商业建筑的共生

项目背景:苏州中心作为华东最大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达90%,需在有限场地内解决15MW用电需求。

解决方案:采用江苏中盟电气景观式地埋变集群,由121250kVA设备组成,埋设于地下三层停车场,顶部定制艺术地砖与商业街风格统一。

技术突破:

散热优化:创新“烟囱效应”通风结构,利用商业广场热空气上升原理,使设备运行温度降低15℃。

消防联动:与广场消防系统深度集成,火灾时自动切断非消防负荷,保障生命安全通道。

2.2 杭州湖滨银泰IN77:历史街区中的科技赋能

项目挑战:在西湖边的历史保护建筑群中,传统箱变与风貌冲突,且地下管线复杂。

定制方案:江苏中盟电气研发超薄型地埋变,箱体高度压缩至1.5米,采用非开挖定向钻技术穿越文物保护区。

实施效果:

设备占地面积减少60%,释放出的空间用于增设5处文化展示墙。

静音设计使设备运行噪音45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要求。

 

 

三、景观式地埋变的核心价值体系

3.1 空间革命:从“占地者”到“赋能者”

传统箱变占地约30㎡,而地埋变仅需4㎡检修井,释放的土地可用于绿化、停车或商业开发。以苏州中心项目为例,12台设备节省土地价值超2000万元。

3.2 美学升级:电力设施的“隐形术”

通过定制化外观设计,地埋变可完美融入各种场景:

城市公园:绿化模块、艺术雕塑

商业广场:地砖拼花、LOGO铭牌

历史街区:仿古纹饰、文化浮雕

3.3 智能运维: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

集成江苏中盟电气“智慧电务”平台,实现:

远程诊断:70%故障通过AI算法提前预警

生命周期管理:基于运行数据预测变压器寿命

能效分析:优化用电策略,降低综合成本

 

 

四、选型指南:如何选择景观式地埋变?

4.1 性能参数

容量选择:根据负荷计算,预留20%-30%冗余(如商业广场建议选型=峰值负荷/0.8

防护等级:IP68(水下1米,72小时无进水)

温升限制:满载时绕组温升65KGB 1094.2标准)

4.2 定制能力

结构定制:超薄型、分体式、多舱室等特殊设计

外观定制:3D打印装饰面板、夜景灯光系统

功能扩展:集成充电桩、储能电池、5G基站

 

 

光储充一体化:集成光伏板、储能电池与充电桩,打造微型能源站

数字孪生:通过BIM建模实现设备虚拟巡检,提升运维效率

碳管理:内置计量模块,生成碳排放报告,助力绿色建筑认证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诉求下,景观式地埋变已超越“电力设备”的单一属性,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激活地下空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载体。江苏中盟电气集团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深耕+场景创新”,正在重新定义电力设施与城市生活的共生关系。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物联网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地埋变将从“隐形者”进化为“智慧城市神经元”,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底层支撑。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5508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