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接入并网柜组网是光伏发电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通过并网柜实现光伏逆变器输出电能的安全分配、保护控制及与电网的可靠互联。以下从组网架构、连接步骤、关键技术要点三个维度详细说明,帮助理解光伏与并网柜的协同工作逻辑。
一、组网架构:明确各设备的角色与连接关系
光伏并网系统的核心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汇流箱(可选)→逆变器→并网柜→电网,其中并网柜是“枢纽节点”,负责电能的二次分配、保护控制及与电网的接口。典型组网架构如下:
光伏组件阵列 → 直流汇流箱(多路MPPT汇流) → 直流配电柜(可选,集中式电站) → 逆变器(DC→AC转换) → 交流并网柜 → 电网/负载
并网柜的核心功能:
电能分配: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分配至多个并网点(如工商业项目的分路馈线);
保护控制:集成过流、过压、短路、漏电等保护装置,防止电网或设备故障扩散;
监测交互:接入电能表、智能监控模块,实现发电量统计、电能质量分析及远程运维;
安全隔离:通过隔离开关、接地装置,保障检修时的人身安全。
二、接入步骤:从逆变器到并网柜的具体操作
1. 前期准备:确认系统参数与设计图纸
电气参数匹配:核对逆变器输出参数(额定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与并网柜额定参数(如AC 380V/50Hz,额定电流100A)是否一致;
并网方式确认:明确是单相并网(户用,220V)、三相并网(工商业,380V)还是高压并网(10kV/35kV,需变压器升压);
图纸审核:检查设计图纸中并网柜的进线/出线回路数、断路器规格、保护定值、通信接口(如RS485/4G)是否与实际需求匹配。
2. 逆变器与并网柜的电气连接
交流侧电缆敷设:
逆变器输出端至并网柜进线端需铺设专用电缆(如YJV-3×16mm²+1×10mm²,户用;YJV-3×50mm²+1×25mm²,工商业),电缆需穿PVC管或金属桥架防护,避免机械损伤;
电缆屏蔽层需单端接地(通常接逆变器侧),防止电磁干扰;
户外敷设时,电缆需满足耐候性要求(如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紫外线)。
接线端子压接:
逆变器输出断路器(或软启动器)的输出端与并网柜进线断路器的输入端通过铜排或电缆连接,确保极性正确(L1/L2/L3对应A/B/C相);
接线端子需涂抹导电膏,螺栓按厂家规定力矩紧固(如M10螺栓力矩≥30N·m),避免接触电阻过大导致发热。
3. 并网柜内部功能模块集成
保护装置配置:
过流保护:在并网柜进线断路器或出线断路器中集成过流脱扣器(如电子脱扣器),定值设置为逆变器额定电流的1.3~1.5倍(如50kW逆变器额定电流90A,过流阈值设为120A);
过压/欠压保护:接入电压互感器(PT),监测电网电压,当电压超过额定值±10%(如380V系统,过压418V,欠压342V)时跳闸;
零序保护(三相不平衡):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TA)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定值设为额定电流的30%(防止单相接地引发火灾);
防孤岛保护:并网柜需集成孤岛检测装置(主动/被动检测),当电网断电时,3秒内切断并网输出(符合GB/T 37408-2019要求)。
监控模块集成:
电能表:接入并网柜的电压(L1/L2/L3/N)、电流(CT二次侧S1/S2)回路,支持双向计量(余电上网项目),通信协议需与电网调度系统兼容(如DL/T 645);
智能终端:通过RS485或以太网接入逆变器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发电量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或本地监控屏;
通信接口:预留4G/5G模块接口(可选),支持远程控制(如分合闸)和故障报警推送。
4. 接地与安全防护
接地系统:
并网柜PE排需与独立接地体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10Ω),接地体采用50×50×5mm角钢(长度≥2.5米),接地干线截面积≥16mm²铜缆;
逆变器外壳、直流侧正负极电缆屏蔽层、并网柜金属框架均需单独接地,避免地电位反击。
防护措施:
户外并网柜需满足IP54防护等级(防尘、防喷水),顶部加装防雨棚(与柜体绝缘),底部设排水孔;
柜体门需加锁,悬挂“高压危险”警示标识(高压并网时),非专业人员禁止开启;
高压并网柜(10kV及以上)需配置隔离刀闸、避雷器(MOA),防止雷击过电压损坏设备。
5. 调试与验收
通电前检查:
测量各相绝缘电阻(用兆欧表,≥10MΩ),确认无短路或接地故障;
检查所有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隔离开关断开;
核对电能表参数(地址、通信规约、电价时段),确保与电网要求一致。
并网测试(需电网调度许可):
低压并网(380V/220V):
闭合并网柜进线断路器,观察电表显示电压(380V±10%)、频率(50Hz±0.5Hz);
启动逆变器,逐步增加输出功率(10%→30%→50%→100%),监测并网电流(≤额定电流)、功率因数(≥0.95)、谐波(THD≤5%);
模拟电网断电(拉闸),验证孤岛保护是否动作(3秒内断开并网开关);
恢复供电后,手动合闸并网柜,确认逆变器重新并网成功。
高压并网(10kV及以上):
需通过电力调度遥控操作,依次完成“线路充电→带负荷测试→72小时试运行”,期间重点监测母线电压、变压器温度、保护装置动作情况,确保符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3593-2017)。
三、关键注意事项(避免组网失败的核心要点)
防孤岛保护必须可靠:户用/工商业并网系统需配置被动检测(监测电压/频率突变)+主动检测(注入扰动信号),确保电网断电时100%断开并网输出(避免反送电威胁检修人员安全)。
电能质量达标:并网电流谐波(THD)需≤5%(单相≤8%),功率因数≥0.95(滞后),否则电网会拒绝接入或罚款(依据《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
通信协议兼容:监控模块需支持主流协议(如Modbus RTU/Modbus TCP),与电网调度系统或运维平台对接时,需提前确认通信地址、波特率、校验方式等参数。
防雷与浪涌保护:并网柜进线端需加装浪涌保护器(SPD,一级/二级),一级SPD(通流容量≥60kA)接在变压器低压侧,二级SPD(通流容量≥20kA)接在并网柜进线端,防止雷击或操作过电压损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