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站内站

第一个站内站

光伏升压箱变选型别踩坑!容量、电压、能效,一个公式算明白

光伏升压箱变怎么选?容量太小带不动,太大浪费钱;电压选低了线损高,选高了成本涨;能效等级纠结一级还是二级……这些痛点,用一个公式就能理清——总拥有成本(TOC)= 初期采购价 + 年运行损耗×25年寿命


容量:按“1.1倍逆变器总功率”预留

箱变容量=(逆变器总功率×1.1)÷ 负载率上限。
比如10MW农光项目,逆变器总功率11MW(预留10%波动),选干式箱变负载率85%,则容量=11MW÷0.85≈12.9MVA,选13MVA最稳妥。容量小了易过载,大了多花冤枉钱

电压:匹配电网+降线损

电压等级看两点:电网要求(10kV/35kV)+ 输电距离。
10MW以下项目选10kV(成本低),10MW以上或离变电站超2公里选35kV(线损降8%)。某20MW电站选35kV箱变,年省线损电费5万+。

能效:一级省的是长期账

能效等级看全生命周期成本:一级能效空载/负载损耗比二级低20%,25年省电费超设备差价。比如SCB14(一级)比SCB11(二级)年省2万度电,5年省出箱变钱。
公式落地:算总拥有成本时,把“年损耗×25年”加上初期采购价,选总成本最低的方案。某10MW项目选13MVA、35kV、一级能效箱变,虽初期贵8万,但25年总拥有成本比低配款低15万。
光伏箱变选型,不是“挑贵的”,是“算对的”。用总拥有成本公式套一套,容量、电压、能效全清晰——省的每一分钱,都是电站多赚的收益。


cache
Processed in 0.01674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