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压器(简称“箱变”)跳闸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保护动作,其核心目的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通过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以下从故障原因、排查步骤及预防措施三方面系统解析:——
大家好,欢迎浏览江苏中盟电气集团的新闻咨询内容,我们主营箱式变压器、新能源光伏箱变、充电桩箱变等设备的源头厂家,欢迎您的咨询。
一、箱变跳闸的核心原因
箱变跳闸通常由内部故障、外部因素、保护装置误动或环境因素引发,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 内部故障(箱变本体问题)
绕组故障:
短路或匝间短路:绕组绝缘破损导致相间或匝间短路,电流激增触发过流保护或差动保护。
接地故障:绕组对地绝缘下降(如受潮、老化),引发零序电流保护动作。
绝缘故障:
绝缘材料老化(如变压器油劣化、绝缘纸板脆化)或受潮(凝露),导致局部放电或击穿。
铁芯故障:
铁芯多点接地或硅钢片短路,产生涡流损耗,引发过热保护。
分接开关故障:
触头接触不良、氧化或放电,导致局部过热甚至电弧短路。
套管故障:
套管裂纹、污秽或放电,引发闪络或对地短路。
2. 外部因素(电网或负荷问题)
过负荷运行:
长时间超额定容量运行,导致绕组过热,触发过热保护(如温度继电器动作)。
外部短路:
箱变出线侧线路发生相间或接地短路,大电流冲击触发速断保护或过流保护。
雷电侵入波:
雷电通过线路侵入箱变,产生过电压击穿绝缘(如避雷器失效时)。
操作失误:
误合闸、带负荷拉刀闸或带地线合闸,导致短路电流引发保护动作。
小动物或异物短路:
蛇、鼠等小动物进入箱变,或金属异物掉落导致相间短路。
3. 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
继电器参数设置不当:
过流、速断或零序保护定值设置过低,正常负荷电流也可能触发误动作。
CT/PT故障:
电流互感器(CT)饱和或电压互感器(PT)失准,导致保护装置误判。
二次回路问题:
二次电缆绝缘破损、接地或回路接触不良,引发保护误动。
断路器机构故障:
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机械卡涩,导致拒动或误动。
4. 环境因素
高温环境:
箱变通风不良或环境温度过高,加速绝缘老化,降低设备耐受能力。
潮湿或污秽:
凝露导致内部金属部件锈蚀,或粉尘、盐雾污染绝缘表面,引发闪络。
腐蚀性气体:
箱变处于化工区或沿海地区,腐蚀性气体侵蚀外壳及内部构件。
二、跳闸后的排查步骤
确认保护动作信号:
查看保护装置(如微机保护单元)显示的故障类型(过流、速断、零序等),初步定位故障范围。
外观检查:
检查箱变外壳有无烧蚀痕迹、放电痕迹或异味,套管是否破损,分接开关位置是否异常。
电气试验:
绝缘电阻测试:用兆欧表测量绕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判断是否接地或短路。
直流电阻测试:检测绕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排查匝间短路或接触不良。
变比试验:验证分接开关位置与实际变比是否一致。
负荷与线路检查:
分析故障前后负荷曲线,确认是否过负荷。
检查出线侧线路是否有短路点(如绝缘子击穿、导线断线)。
保护装置校验:
测试保护继电器定值是否准确,二次回路绝缘是否合格,断路器分合闸功能是否正常。
环境因素排查:
检查箱变通风口是否堵塞,温湿度传感器是否异常,周围环境是否潮湿或污秽。
三、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与试验:
每1~3年进行预防性试验(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变比等),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优化保护定值:
根据负荷特性调整过流、速断保护定值,避免误动;定期校验保护装置灵敏度。
加强环境管理:
安装除湿装置(如加热器、温湿度控制器),保持箱变内部干燥;对污秽区域定期清扫或涂覆防污闪涂料。
防雷与绝缘强化:
箱变进线侧加装避雷器,并定期测试其阻抗;对关键部位(如套管)增设绝缘护套。
操作规范与培训:
制定严格的倒闸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事故案例培训。
智能监控升级:
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如局放监测、温升监测),实时预警异常状态,减少非计划停机。
总结
箱变跳闸是设备故障或异常运行的“警报”,需结合保护信号、电气试验及现场检查综合分析。通过定期维护、合理设置保护定值及强化环境管控,可显著降低跳闸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