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右上角联系方式

光伏升压站扩容犯难?模块化设计的升压箱变,3天搞定改造不耽误发电

文章来源:https://www.cnboda.cn 发布时间:2025-08-26 浏览次数:3

原本计划8月完成20MW扩容,结果传统箱变改造拖了2个月,不仅多花了30万协调费,还少发了近500万度电!谈起去年那次扩容翻车,西北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张经理仍心有余悸。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光伏电站扩容已成常态——要么新增光伏方阵提升装机容量,要么配合电网要求提高并网电压等级。但传统升压站扩容改造的老大难问题,让不少电站陷入想扩不敢扩的困境:拆旧建新周期长(至少15天)、停电影响发电(单日损失超10万度)、施工协调复杂(涉及设计、设备、电网多方)……


不过,今年夏天,浙江、山东等地多个光伏电站的扩容项目给出了新解法: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智能升压箱变3天完成改造,全程不停电,发电量零损失。这场扩容革命,正重新定义光伏电站的升级效率。



扩容之痛:传统箱变的

为什么传统升压站扩容总卡壳?关键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造逻辑。

传统升压站的核心设备是油浸式箱变(或干式箱变),其扩容需经历现场勘测定制生产拆除旧设备安装新设备调试送电全流程。以10kV升压站扩容至35kV为例,仅箱变定制就需45天(厂家排产周期),现场拆除旧设备、重新浇筑基础需7天,安装调试再加5天,全程至少15天。更麻烦的是,改造期间必须全站停电,导致发电中断——按日均发电10万度、电价0.5/度计算,15天损失超750万元。


更棘手的是不可控风险:旧设备拆除时可能损伤原有电缆或架构,新设备基础浇筑若与原站布局不匹配需返工;调试阶段若参数设置不当,甚至可能触发电网保护跳闸,进一步延误工期。某西北电站曾因新箱变谐波抑制模块与原逆变器不兼容,导致并网点电压超标,被迫额外花10天整改。

模块化箱变: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扩容

针对传统扩容的,某新能源设备企业推出的模块化智能升压箱变,用即插即用的设计逻辑,彻底重构了扩容流程。其核心创新可概括为三化

结构模块化:箱变本体由高压模块+变压器模块+低压模块+无功补偿模块四大功能单元组成,每个模块均在工厂预组装、预调试,出厂前完成90%的接线与测试。现场仅需将模块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原站母线连接,如同搭积木般快速完成扩容,单站改造周期从15天压缩至3

参数定制化:模块支持即插即配”——根据扩容需求(如电压等级从10kV升至35kV、容量从20MVA增至50MVA),用户可在下单时勾选所需模块组合,工厂按需生产。例如某50MW农光互补电站需从10kV扩容至35kV,仅需新增135kV高压模块+150MVA变压器模块,无需更换全站设备,避免重复投资

即插即用零停电:模块配备旁路切换装置,改造时新旧模块可并行运行。施工人员先将新模块接入系统,通过切换开关逐步转移负荷,旧模块同步退出,全程无需全站停电。浙江某200MW渔光互补电站扩容时,仅在夜间负荷低谷期用2小时完成切换,次日发电量即恢复正常。

实战验证:3天扩容,收益不断档

今年6月,山东某100MW工商业光伏电站的扩容项目,成为模块化箱变的广告。该电站因接入电网的10kV线路负载率已超85%,需紧急扩容至35kV以提高输送能力。

按传统方案,改造需15天,预计损失超2000万元。但采用模块化箱变后:

1天:厂家将预组装的高压模块(35kV)、变压器模块(63MVA)运抵现场,同步完成基础验收;

2天:施工队通过标准化接口将新模块与原站低压母线连接,调试团队同步完成保护定值校验、谐波测试;

3天:通过旁路切换将负荷逐步转移至新模块,旧模块退出运行,全站恢复并网。

全程无停电,发电量未受影响,改造后实测并网点电压稳定在98%-102%(国标允许范围),谐波失真率仅2.8%(远低于5%的考核标准)。电站负责人李总感慨:以前扩容像开膛破肚,现在像换备用零件,效率高了,风险小了,收益也保住了!



结语:扩容效率,正在定义光伏电站的生命力

在光伏装机量突破5亿千瓦的今天,电站的生命周期管理早已超越建得好,更要改得快、扩得顺。模块化升压箱变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扩容改造的效率难题,更通过即插即用的灵活性,让光伏电站能快速响应电网需求、适配市场变化。

“3天扩容、不停电、零损失成为现实,光伏电站的生命力不再局限于初始装机容量,而是拥有了随需而变的成长空间——这或许就是模块化技术给行业带来的启示:真正的高效,不仅是发电效率高,更是解决问题的效率高


箱变厂家联系方式

  • 联系人:陈经理
  • 手机:15050063299
  • 邮箱:365207941@qq.com
  •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新区创业路2号
cache
Processed in 0.015743 Second.